不管是高中生還是高職生,在個人申請或四技甄選簡章的校系資料中,常會看到「篩選倍率」,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呢?
「篩選倍率」簡單來說,就是在第一階段時先篩選出招生人數幾倍的人以進入第二階段甄試。這些數字大小,攸關考生是否能進入第二階段甄試。
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為例,在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的簡章中可以看到校系分則資料如下圖。你會發現,預計甄試人數其實就等於「(最低)篩選倍率」乘以「招生名額」($63=3 \times 21$)。
若不只一科有篩選倍率,且倍率各有高低,則篩選方式是由倍率高到倍率低,依序篩選出可以參加甄試的人數。
同樣以上述臺大中文系為例,假設 $1500$ 人通過學測檢定,即國文達前標,英文、數學B、社會、自然皆達均標,那麼就會以這 $1500$ 人來進行倍率篩選,從倍率高的社會科依序篩選到倍率低的國文科,方法如下:
先由 $1500$ 人中選出社會科分數排名前 $168$ 名($21 \times 8$)的人,再從 $168$ 人中選出英文科分數排名前 $126$ 名($21 \times 6$)的人,最後再從 $126$ 人中選出國文科分數前 $63$ 名($21 \times 3$)的人。因此,經過層層篩選後,只剩下這 $63$ 名考生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甄試。
由各科篩選倍率的高低,可以看出該科目在系方心中的地位。篩選倍率最低的科目,表示是該學系最重視的科目,且與就讀該系所需的能力最相關,因此,該科目成績高則擁有競爭優勢,同學在選填甄選校系時,須特別留意哪些科目有篩選倍率。此外,篩選倍率最高的科目,則代表進入該系的基本門檻,也是系方要求的就讀能力之一。
在篩選過程中如果同級分,則同級分的考生會一起進入次一倍率的篩選,不受人數限制。但也因為同級分的關係,最後會篩選出多於預計甄試人數的情況,此時就會進入「超額篩選」。(節錄自大學問)。
請你寫一支程式模擬第一階段的篩選,不須考慮出現相同倍率的情形;也不用考慮「超額篩選」的狀況,也就是在篩選過程中如果同級分,則同級分的考生會一起通過。
第一行輸入招生名額 $k$ 與通過檢定標準的報名人數 $n$。
第二行依序輸入 5 個整數,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的篩選倍率(0代表不採計),題目保證不會有相同倍率。
接下來 $n$ 行輸入每個報名者的准考證號碼,以及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學測成績。
子題測資:
輸出所有通過第一階段的准考證號碼。
每行輸出一個號碼,按照准考證號碼從小到大排序。
(因為不考慮超額篩選,因此輸出的個數可能會超過預期甄試人數)
2 12 3 0 0 0 0 10935014 15 12 15 15 3 10935081 14 10 6 14 11 10935082 15 6 15 5 15 10935106 14 13 13 13 12 10935178 13 12 11 12 13 10935200 10 8 11 15 8 10935216 11 15 9 13 9 10956704 9 15 15 15 15 11035280 12 13 11 10 16 11035394 8 10 12 14 15 11035678 15 15 15 13 15 11123456 15 15 15 15 15
10935014 10935081 10935082 10935106 11035678 11123456
2 12 5 0 4 3 0 10935014 15 12 15 15 3 10935081 14 10 6 14 11 10935082 15 6 15 5 15 10935106 14 13 13 13 12 10935178 13 12 11 12 13 10935200 10 8 11 15 8 10935216 11 15 9 13 9 10956704 9 15 15 15 15 11035280 12 13 11 10 16 11035394 8 10 12 14 15 11035678 15 15 15 13 15 11123456 15 15 15 15 15
10935014 10935106 10935178 10935200 11035678 11123456
2 12 0 0 4 3 0 10935014 15 12 15 15 3 10935081 14 10 6 14 11 10935082 15 6 15 5 15 10935106 14 13 13 13 12 10935178 13 12 11 12 13 10935200 10 8 11 15 8 10935216 11 15 9 13 9 10956704 9 15 15 15 15 11035280 12 13 11 10 16 11035394 8 10 12 14 15 11035678 15 15 15 13 15 11123456 15 15 15 15 15
10935014 10935106 10935200 10956704 11035394 11035678 11123456
ID | User | Problem | Subject | Hit | Post Date |
沒有發現任何「解題報告」 |